各二级学院、学校各部门:
根据《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亚太(东南亚)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决定开展2025年度开放基金课题招标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设置、经费资助及成果要求
项目设置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
(一)选题方向
1.“大翻译”视阈下面向东南亚国家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2.广西与东南亚跨境语言文化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
3.新媒体时代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研究;
4.广西、东南亚现当代要籍翻译中的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5.广西、东南亚现当代要籍与流行文化翻译资料库建设;
6.人工智能赋能的东盟社交媒体涉华舆情识别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7.亚太主要国家涉东盟舆情的多模态传播研究;
8.东南亚近代历史文献的翻译、整理、辑录、研究;
9.中国人的东南亚游记、东南亚人在华游记的翻译、整理、研究;
10.近代中国与东南亚人民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与反殖民斗争文献的翻译、整理、研究;
11.中国对东盟外宣及翻译策略研究;
12.东南亚历史原始档案的翻译及整理;
13.东盟与广西红色文化文献翻译的AI赋能策略研究;
14.人工智能赋能的东盟区域国际话语竞争与中国报道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15.面向中国、东南亚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其它选题。
(二)经费资助及成果要求
各课题类别资助经费情况如下:
1.重点课题:每项资助经费4万元,研究周期1-2年。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完成结题:
(1)发表I类刊物论文2篇(见附录);
(2)完成书稿1部,经中心学术委员会鉴定为合格等级(含合格)以上;
(3)咨政报告2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部门肯定性批示或实质性采纳)。
2.一般课题: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研究周期1年。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完成结题:
(1)发表I类刊物论文1篇(或发表II类期刊论文2篇);
(2)完成书稿1部,经中心学术委员会鉴定为合格等级(含合格)以上;
(3)咨政报告1项(获得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部门肯定性批示或实质性采纳)。
3.由本中心经费资助的所有项目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等),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亚太(东南亚)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
4.由本中心经费资助的著作和研究报告类成果,须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亚太(东南亚)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中心资助”
5.课题的中期检查、终结报告、成果验收鉴定由中心负责执行。
二、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开放基金项目的负责人限高校在编在岗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在CSSCI期刊或SSCI/A&HCI/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相关论文1篇以上,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课题的实际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课题的研究。
(二)开放性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其他项目不超过1项;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2个项目申请。
(三)承担在研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的未结题者,不得作为负责人申请新的开放基金项目。
(四)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不得将已发表、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请开放基金项目。
(五)鼓励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以组建交叉学科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申请。每个开放基金项目的课题组成员须至少含有2名在校学生。
三、评审程序
1.中心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书评审,择优立项。
2.招标课题的立项、经费划拨、结题等均按照《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执行。
3.中标课题将在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放立项通知书。
4.课题立项原则上不允许变更负责人和题目。
四、申报受理时间及要求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5月6日,逾期不予受理。申报书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打印;纸质一式5份交到科研与发展规划处,电子版请以“姓名+课题名称”格式命名发送至科研与发展规划处邮箱.
未尽事宜,请联系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办公地址:图书馆4楼教师发展中心416。
附件: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