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外国语学院教师赴桂林参加广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独秀青年暑期高级研修班(第一期)

时间:2025-07-14 来源:科研与发展规划处

7月6日,由广西师范大学主办的 “人文社会科学独秀青年暑期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成功举办。我校积极响应并选派五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高等职业学院不同院系的周献策、郭鹏阳、黄宇、邓心悦、李阳老师参加了此次为期六天的学术盛宴。本次研修聚焦人文社科前沿理论与研究方法,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与研究能力,为我校人文社科领域注入新活力。

 

本期研修班从7月6日持续到7月11日,研修班课程设置兼具深度与广度,特邀国内知名高校权威学者进行专题授课。课程内容涵盖“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文社科研究者的素养”、“人工智能与人文研究”、“人文社科如何开展定量研究”、“英文语境中的研究、写作与发表”、“理论研究如何服务政策实践”、“教育学视角下的人文社科研究”、“学术论文选题要素与写作规范”等核心议题。专家们不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更深入剖析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与挑战。在分组研讨环节,围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与前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文学术著作与论文写作”“英文语境中的研究、写作与发表”“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等主题开展工作坊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分享在跨文化交际、国别区域研究、语言服务等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学科特色与思考深度,其观点引发广泛共鸣。研修期间,教师们还参观了广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令大家印象深刻。

 

经过六天高强度、沉浸式的学习与交流,我校五位教师均表示收获巨大。周献策老师认为研修班“精准聚焦了我们在学术转型期遇到的困惑,特别是关于如何将外语优势与区域研究深度结合,专家指点令人茅塞顿开。”李阳老师则对“数字人文”课程感触最深:“新技术为人文研究打开了全新维度,对我们探索语言文化传播新模式极具启发。” 结业仪式上,广西师范大学相关领导为学员颁发证书,我校五位老师均获“优秀学员”称号。并勉励大家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广西人文社科发展的实际动力。我校教师表示,此次研修不仅更新了知识体系,更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对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人文社科研究定位与特色的理解,未来将把前沿理论和方法融入教学科研,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助力我校在区域与国别研究、国际传播、语言服务等领域产出更高质量成果。

 

此次积极报名参加研修班学习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师们满载而归,不仅提升了个人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更强化了与区内优秀同行的联系。他们的学习心得与前沿知识,将反哺于课堂教学革新、科研项目攻关与学科内涵建设,为提升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能。学校将持续支持教师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谭斯倩 二审:曾春妮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