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通知

时间:2025-02-25

各二级学院、学校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现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2025年度,本专项任务项目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重点。申报人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问题导向,根据课题指南(见附件)提出的重点研究范围,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专长,认真凝练研究课题进行申报。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本专项任务项目所属学科门类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每个课题资助经费10万元,研究年限为2年。

最终成果要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调研咨询报告。

二、申报条件

1.本专项任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

2. 申请人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 申请人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应为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能够作为项目主持人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

(4)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

(5)连续两年(指2023、2024年度)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2025年度申报资格;

(6)申请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三、申报办法和程序

1. 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https://sinoss.moe.edu.cn/)为本次项目申报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和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2. 申请者可登录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填写,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电子文档,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按要求提交2份带有负责人及成员签名、责任单位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

3. 项目经费按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285号),需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

4.申报时间安排

本次项目网络申报自2025年2月28日开始受理,学校审核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具体安排下:

(1)2025年2月28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请申请者登录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填写。申请者注册个人用户账号或通过既有的个人用户账号登录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的电子文档;各单位或学院组织学科专家、学术委员会评议申请材料,反馈给申请人修改。

(2)2025年3月22日前,课题申请人把《申请评审书》电子文档发送到科研与发展规划处邮箱,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把形式审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课题申请人。

(3)2025年3月26日前,各课题申请人按要求完成网上申报,逾期将不予受理。

四、其他要求

1.申请人应认真阅研申报要求及以往立项情况,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2.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3.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4.各申报单位应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

未尽事宜,请联系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办公地址:图书馆4楼教师发展中心416。

 

附件:1. 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课题指南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

          2025年2月25日

一审:谭斯倩 二审:曾春妮 三审:梁淑辉